申论作文万能标题看这里
| 招商动态 |2016-09-29
念好驻村帮扶“四字经”打好精准扶贫“大决战”
为深入开展双联扶贫攻坚行动,全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省、市决定选派驻村工作队到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这既是落实省、市、县“1+X”精准扶贫方案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大举措。如何让驻村队员扎根贫困村,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落实到村户,带领广大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我认为驻村工作队要始终念好“勤、准、实、真”四字经。
驻村入户要“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做群众工作,首先要抓住一个“勤”字,做到脑勤、耳勤、手勤、脚勤。只有勤下基层,才能看到真景、听到真话、增进真情。俗话说,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拉越近。只有“勤”,才能“亲”,也只有“勤”,才能更多地掌握基层的实情,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所想所盼,也才能为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驻村干部要按照“干群帮扶联心卡”确定的对象,腾出更多的时间,经常走动、经常来往,真心联、真正联,让群众在最需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联系的是驻村干部,让驻村干部成为群众心中的“自家人”。
目光聚焦要“准”。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村情各异,户情不同,决定了“联村”“帮户”不能搞一刀切,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把准脉搏、找准症结,因地而异、因人而异。驻村干部要把下基层摸实情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多到基层走村入户,下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掌握原生态的资料,把村情、户情摸清、弄准,做到胸有成竹,不能没有目标广撒网、忽视重点乱点兵,出现该帮的未帮,不该帮、不需要帮的乱帮;要将目光聚焦到林缘山区和川区的特困群众,聚焦到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瞄准“靶子”,把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众列入计划,把确实存在困难的家庭作为重点,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帮扶解困要“实”。群众最讲实际,最反感花拳绣腿、不干实事。驻村队员要把活动的重心放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上,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这些小事、琐事做起,把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做得有声有色,推动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把聚焦弱势、民生托底的政治责任落到实处;要注意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邻里纠纷,维护农村稳定,传递社会正能量;要把开展活动与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与招商引资、争引项目、小微企业创办、贫困人口增收等重要任务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作风转变要“真”。驻村帮扶是一个让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的“双向受益”系统工程,驻村干部要把转变作风贯穿于活动全过程,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和市委、县委实施细则,坚决根除“四风”之弊,用群众熟悉的方式主动接近群众,住农家屋不做作,吃农家饭不扭捏,干农家活不敷衍,解农家难不推诿,在一个个细节上体现出驻村干部帮贫解困的诚意,让群众看到干部作风的新变化。要把农村作为锤炼作风的“大熔炉”,甩开膀子,扑下身子,多到困难大、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接受磨炼,在实践中发现不足、提升能力、完善自我。要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对上级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说一不二,立说立行,不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也不能一年半载没起色。要把认真精神贯穿活动始终,全心全意思考怎样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搞好,为组织担责,为群众担当,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幸福美好新正宁的主战场中体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