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回眸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 招商动态 |2016-08-30
“喜迎党代会回眸看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南苑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毛娜娜\摄
民生至上
普惠群众
公办中心村幼儿园全覆盖,农村幼儿可就近入园;60 岁以上的老人只需一键拨打热线便可轻松享受各项居家养老服务;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城镇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持续上升……十二五以来,越来越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实事项目相继落地,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攀升。在持续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区委区政府始终秉持民生至上的理念,努力扩大发展成效,使得为民、亲民、利民之举更好、更全面的服务于广大群众。
城建项目主要看气质
十二五期间,我区扎实开展“双联”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公共服务配套“三大攻坚”工程,落实各类专项资金8.5 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69 个,全区贫困群众人均收入由1965 元增加至6180 元。“以前忙着出门打工,现在光是家里的事都忙不完。沾了精准扶贫的光,买了八只羊,盖了羊圈,政府还给我补了七千……”温泉镇湫沟村贫困户米发社作为精准扶贫的受益者,感概良多。
“村道全部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10个村的农电改造也已完成,98%的农户吃上了自来水……”湫沟村村主任雷甲勤高兴地说。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在十二五期间,我区新修村级道路297 公里,在全市率先启动通组道路建设,组级道路畅通率达到60%;解决了6.67 万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电线路876 公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1105 户,改造农村危房(窑)4300 户;全力支持引导全区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扶贫攻坚,在贫困村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五年来累计发放支农贷款3.4 亿元。同时,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寺模式”。2015 年,我区全面实现了整区脱贫目标,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典型样板。
倾力发展社会事业
“公办幼儿园彻底解决了农村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棘手难题。无论从校舍的配套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方面,都更让家长放心、青睐。”温泉镇学区李主任说。“每学期六百块左右的学费和民办幼儿园相比已经算很低了,今年还有了国家补助退还的500元。可以算得上免费就学了!”董志镇周庄村幼儿园家长白莉说。
教育资源均衡,一直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十二五期间,我区强力实施校舍新建、改建项目350 个,整合农村学校19 所,建办寄宿制中小学校11 所,新建乡镇公立幼儿园23 所,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能力培训,积极探索名校办分校、城乡优秀教师对口帮扶等措施,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区教育质量稳定提升。
同时,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卫生改薄项目105 个,村级标准化卫生所实现了全面覆盖。全面建成了区医院住院楼、7 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3 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大批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全区新增医疗业务用房3.2 万平方米;区、乡、村三级医疗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区按照“一乡一品、一乡一景”和“农业+N”的发展思路,逐步打造完成了天富亿生态民俗村、黑老锅冰窟生态旅游、小崆峒民俗旅游和特色农产品采摘等越来越多的休闲旅游品牌,使得特色旅游日渐形成气候。与此同时,把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体生活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得到极大提升。广场舞、健步行等健身运动蔚然成风;“和谐西峰大舞台”、“文化西峰大产业”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全国红色运动会、省大学生运动会、香包民俗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都使得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倾力保障群众生活
走进东湖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几位老人正有说有笑的享受着免费的电疗补钙、针灸刮痧等医疗保健服务。“每天闲了就来,走不了几步路,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好服务。”一位老人乐呵地说。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每一个工作日都能迎来前往照料中心享受保健服务的老人们,不论是老人还是子女都对这种居家养老模式表示称赞。目前,像这样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及互助幸福院在我区已有32所。
为倾力保障群众生活,十二五期间,我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2010 年每人每年2556 元、1096 元提高到4272元、3300 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新建保障性住房2557 套、失地农民安置点23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就业,作为一项“固本培基”的民生工程,也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安置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2139 人,新增城镇就业1.1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15 年,安置600 位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
社会综合治安维稳作为保民生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区集中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带案下访解民忧”和“重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活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 多件,调处成功率达97%。强化“五项安全一项维稳”,建立健全了风险评价防控机制,推进数字化、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扎实推进“平安西峰”建设。
